8月19日,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现场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圆满落幕。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巨澜教授、马颖老师分别荣获基础课程组和新文科组三等奖,成为甘肃省民办高校中首次且唯一获奖学校!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是《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中唯一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共设32个赛区,覆盖所有本科高校和学科门类,首次实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7个赛道同时竞技。有12.7万名教师参加校赛,3.4万名教师参加省赛,588门课程的2253位教师(含团队教师)入围全国赛,大赛共评选出教师(团队)一等奖88项、二等奖205项、三等奖295项。
学校坚定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措施,每年定期举办精彩课堂大赛,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竞赛水平。在第五届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马颖老师凭借卓越的教学创新实践斩获新文科组一等奖,巨澜教授在基础课程组摘得二等奖,郑敏敏教授在新工科组同样荣获二等奖。学校三位参赛教师全员载誉而归,以100%的获奖率创下全省同类院校第一的佳绩,学校荣膺优秀组织奖。
国赛优异成绩的取得,生动展现了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道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凸显了扎实过硬的教学实力。在系统性推进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方面,学校践行出了“兰科”经验。
学校以OBE核心理念为引领,运用逆向设计思维系统重构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学科前沿与产业需求,打造动态更新的教学内容。通过模块化设计与项目式学习,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理论-实践-创新”育人链条,推动课堂从“知识本位”向“能力导向”转型,为教师参赛作品提供了坚实的改革实践支撑。
通过建立“院赛-校赛-省赛-国赛”四级备赛机制,组建专家指导团队开展针对性磨课,将竞赛标准转化为日常教学规范,促使教师在教学反思、信息化手段应用及学情分析等方面实现突破,形成“竞赛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学校修订《教师培训管理办法》,将竞赛成绩与职称评聘、绩效分配直接挂钩,设立专项培育基金支持教学创新项目,激发教师投身教改的内生动力。
通过举办获奖教师示范课、组建教学竞赛工作坊、录制精品课例等方式,将竞赛成果转化为共享资源,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教学发展生态。
目前,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近40%,“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近50%,教师在各级教学竞赛中屡次获奖。学校在第七届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四届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甘肃省首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比武”教学展示活动获一等奖1项;2024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甘肃赛区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西北地区复赛一等奖1项;第15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获甘肃赛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OBE教学理念成效显现,教师队伍建设硕果累累。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竞争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和就业质量,为学子铺就通往职业成就与人生幸福的双赢之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入职央国企占比46.3%,入职世界500强企业占比31.5%,入职中国500强企业占比41.9%。学校获得“2023年创业就业明星高校”“2024年创业就业竞争力高校”“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等荣誉。
此次国赛获奖是阶段性成果的体现,更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起点,学校将持续以教学竞赛为抓手,深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实践范式。下一步,学校将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大理工科专业占比;持续加强课程建设,聚焦教学创新,促进教学变革;以课堂为主阵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加大精彩课堂建设和优课优酬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全体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助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持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的使命,向建设“最以学生为中心的百年大学”目标稳步迈进。
来源: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甘肃省民办教育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2856501340@qq.com
甘肃省民办教育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